csapa
首页> 新闻中心> 动保资讯

流浪猫狗成校园、小区“盲流”

发布日期:2009-12-03 11:38:00

[ 来源:网上 作者:不详 编辑:admin 日期:2007/7/2]
收养者艰难维持“地下收养站”

  □记者王宇

  夏天即将到来,在校园、生活小区、街头,流浪猫的数量似乎正在变多,在一些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脏兮兮的流浪猫在徘徊,都能发现孩子追打流浪猫的身影。流浪猫无度繁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:随处便溺污染环境;携带疾病、寄生虫四处传播;随意穿行马路,让不少司机吃了苦头……而与此同时,正有一群人在为这些流浪猫狗的生存忙碌着。

  收养只因对它们有感情

  罗婆婆今年78岁,她退休后就开始收养流浪猫狗,猫狗加起来有30多只,分隔在不大的院子里。但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豪华的救助站,恰恰相反,条件相当差,罗婆婆花的大部分都是儿女的钱。狭窄的空间太过拥挤,猫狗之间虽然有间隔,但仍然有相遇的机会,狗狗之间不时打架,死伤的事也曾发生。

  罗婆婆养猫狗的地方也是住的地方,再加上年纪太大,所以她的日子看起来更加难过。老人家颤颤巍巍地给猫狗喂着食物,给它们轮番洗澡也很不方便。院子里屎尿横流,家里全是猫狗的味道。一般人对待猫狗,只是看作“宠物”,而在这些收养者眼里,它们是一个个“生命”。就像罗婆婆对记者所说,“爱猫狗的人见不得它们受伤害”。

  同其他收养者一样,罗婆婆的行为遭到家人的反对,既脏又花钱而且救助对象还不是人的“善事”很难得到支持。显然,处在困境中的罗婆婆目前还无法找到一条两全的路,谈起这点,她说:“反正这些猫狗我是不可能放弃的。”罗婆婆的回答坚决,但也无奈。

  扰邻成了最大难题

  小李为了收养流浪猫,特地在市区一旧小区租了一间房,在家养了20多只流浪猫。“我们平时根本不敢开窗,简直是臭死了。”住在四楼的陈先生说,虽然楼下李家不把那些流浪猫放出门来,但恶臭味还是会从门窗溢出。“闻多了头都晕;到了发情期,深夜里那些猫还会不停哀叫,晚上吵得人睡不着”。

  记者在现场看到,楼道还算干净,但每层楼道都能闻到异味。记者来到三楼小李家,小李的流浪猫救助行动都是地下活动。小李的妈妈虽然也是个很爱猫的人,但她只知道儿子收养了一只流浪猫,却不知道他一直在接收其他的流浪猫。

  小李说,他几乎是和小猫一起长大的。长大之后自己独立了,总是看到小区里面有那么多可怜的小家伙,他就开始一只一只地带回家,给它们治病、打疫苗、做绝育,等猫健康了,他就在网站发贴,让大家来领养。

  收养猫狗并不是几个人的事

  如此多的流浪猫从哪儿来?记者采访数日了解到,大部分校园、小区的流浪猫是被主人遗弃的。

  大学生是丢弃猫的重要人群。记者在泉州一高校内看到,校园内流浪猫已达十多只,其中有近一半的流浪猫是被学生在毕业时遗弃的,剩下的一半里,又有不少是这些“弃儿”产下的孩子。“我只喜欢小猫小时候的样子。”一位女大学生告诉记者,“小猫长大太淘了,把我的床抓得乱七八糟,宿舍里还被它尿得骚骚的。”记者在市区府文庙广场、东街、丰泽街附近看到,一只猫、狗的要价仅20—30元。许多大学生一时喜欢,便像买玩具一样买了小猫,而新鲜劲一过,便把自己的责任“扔”给了社会。

  还有一些流浪猫是生病或身有残疾时被主人抛弃的。很多养猫者抱怨宠物的医疗费太贵,有时比人看病花钱还多。记者在一家宠物医院看到,给动物治一次感冒就要花费300多元,治疗内脏等大病则要上千元,“到最后家里承担不起宠物的医疗费,只好把它们送出门”。

  有调查显示,猫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5年,而流浪猫的平均寿命却只有两年。很多收养者表示,“收养流浪猫不应该是几个人的事,应该得到社会的帮助”。

京ICP备17023547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14002135号